The Base

The Base

有過嗎
Accurate Enough

有過嗎

小時候有過一隻棉花兔子,張開雙臂穿著粉色毛衣,底裡是沙子好讓牠站起來。 隨著我長大牠越來越髒,白色逐漸變成灰色,但在書桌上牠是我應付作業時最好的朋友。被強迫做什麼事情時候的小朋友是很恐怖的:做作業時他們會用鉛筆、原子筆在牆面、桌子用盡全力留下記號,會用尺子插進任何縫隙當作槓桿,會把漆木上一絲絲因陽光照射裂開的隙縫擴開,把貼在家具上的膠合板撕下來。唯獨這隻小兔子,牠只是在不可避免的鉛筆屑裡逐漸變灰。 我是兔年出生的孩子,我和這隻兔子心心相惜。 自幼兒園結束之後我就不被允許帶著牠上學。上小學前的那個晚上,父母很晚才睡覺,點著一盞檯燈整理各種東西,不知道是整理思緒還是各種證明文件。我被要求面朝窗簾躺著,目的是要我快快睡著,明天要去新的地方見到新的同學。窗簾上投射著父母的身影,我身邊的背包裡裝著全新的文具。我鼓起勇氣但是小聲喃喃地說: 「我能不能把小兔子帶上。」 父母似乎沒有聽到,也許沒有聽到是好事。 多少個寒暑假之後,搬到新家,在新的地方,又是嶄新的書包裝著嶄新的文具。我躺在貌似屬於我自己的一間房間裡略有焦慮,不知道明天將面對什麼樣的新同學。這時候我突然想起小兔子,於是在
2 min read
A road intersection at night.
Feelings

故鄉夏夜涼如水

父親駕車帶我穿過繁華到陌生的故鄉街道。 我們都一言不發。父親在幾個電台間來回切換,在亞運賽事和陽光下的泡沫中選擇了Plan C:十年前買來塞進汽車CD機後再也沒拿出來過的《西方古典樂原汁演繹(金碟)》。十年後正是這張「金碟」讓我在Apple Music Classical上聽起了古典樂。 銀泰城前的兒童遊樂場已經拆掉,換成了並沒有人打球的籃球場,掛有「你好亞運」的橫幅;曾經這座小城市最中心的廣播電視塔風光不再,改叫「融媒體中心」,塔頂的三色環也不再亮起,夜空中這棟大樓唯一亮起的是5層一塊小小的LED燈牌,「美妝修甲微信同號」。 上車前在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中我得到關鍵信息:小時候我視為家的那套房子已經賣掉了。我於是想起母親在我上次回家時與一名房產仲介並不愉快充滿張力的對話。母親討論房屋時的語氣讓我想起電話對面的仲介——房屋只是一種會過期的財產。 換來的錢一部分在小縣城裡購買了一套比較小的新房,另一部分成為每一次回家需要催促我安家落戶購置新房的理由。父母告訴我,那套故鄉新房是孝敬長輩的;而奶奶說,父親考慮起退休之後回到縣城,和自己少時夥伴們一起。 去看了剛裝修完的新房
4 min read
#10: 拖延、花、自我懷疑
Weekly Notes

#10: 拖延、花、自我懷疑

開始寫這一篇文章的時候,已經是四月倒數第二天了,距離上一篇博文已經是整整一個月零兩天,距離上一篇每週備忘錄已經是有一個半月之久。 越是拖,越是想寫更多,但結果自然是越沒有動力寫。所以我決定在按原日程應該更到第十期的本週,不管怎麼樣也要寫一篇出來——如果因為什麼原因有讀者在這系列往後推進了很多期或者停更多年之後翻這個系列,是的,這系列沒有第五期至第九期——除非我哪一天想不開決定補全它。 打開iA Writer翻了一圈,倒不是一個月什麼都沒有寫,草稿檔案夾裡有若干篇只有開頭的feeling文章。這個月有好幾次火車和地鐵的短途旅行,太多的想法和感受,是在那樣不短但也不長的旅程中湧現出來的。往往在車上寫了一個開頭,匆匆下車後再也不會去打開它,或是打開後發現興致已經退去,意興闌珊無法接續,只能作罷。 杭州如洗浴龍頭一樣忽冷忽熱的春天裡,曾經冷峻嚴肅的、只有枝幹的樹已然鬱鬱蔥蔥,和周圍其它樹連成一片了。我所生活的社區在這幾週裡完全變了一個樣子,生機從綠化帶中流淌出來,向周圍的空氣中滴濺,濺落成一朵朵姿態各異的花。陽臺上房東的綠蘿在這幾週的生長,比過去半個秋天和一個冬天還要多。半開玩笑栽下去的
4 min read
身在堤上走,神在溪澗游
Feelings

身在堤上走,神在溪澗游

一大早被叫起來參加父母和同事的聚會活動。 一週的疲憊還沒有散去,週六毫無必要地回家,下火車就後悔了,還得答應第二天一早參加活動,比我自己上班還早上好幾個小時。 景色倒並不令人失望。成片成片的油菜花,在春天乍冷的風中搖曳。泥濘的機耕路吸引著遊人,冒著濺滿泥點的必然前進。 父親某個同事的孩子小我一歲,有了一個德國男友,父母要我去和他交談。不通德語、非親非故,並沒有什麼可以聊。即使大家都落回英語,恐怕也只是尷尬。 爬下田埂走在堤岸上。小溪深深切開花田,溪中是與溪流並不相稱的大石頭。涓流汩汩,流進下游乾裂的水庫,水庫中央只有一尾魚都容不下的泥漿潭。 中式的飯局上,餐點和談話在實質上達成統一。佔據飯局多數的餐點是淺嚐兩筷即可的常備菜,少數特色菜總是令人垂涎。德國朋友高興嘗試各種菜品,握筷姿勢很自然。被問到是否好吃,他用字正腔圓的普通話講「很好吃」。 兩隻狗在溪澗裡飲水。大概是有籽在播種的時候落下堤岸,裸露的河床上長出了一小叢油菜花,比起田裡成片的同類,顯得格外壯實、高大。 飯桌上的話題自然流轉,從德國朋友來到了俄烏戰爭、核戰可能、中國外交、美中軍備。有著不同社交圈和消息管道的朋友們
3 min read
Two rows of outdoor trash bins on roadside.
Feelings

這個世界過得好快

同事刷刷完成工作,不斷接受新需求的挑戰。 下班了,身體狀況欠佳的我不敢騎車,只能走向公車站。 今天的風異常,吹颳著我單薄的hoodie。對於發燒的我,都如上個冬天一般凜冽,我手足無措試圖擋住它們進犯。 公車快到了,而我還在路口等待交通燈變綠。它在我急匆匆趕路的時候將我攔下,又在變綠時催促我衝過去離開。 一路小跑趕到車站,公交車剛剛進站。滴卡的瞬間引擎轟鳴,我踉踉蹌蹌走上回家的路。全車人隔著口罩聽著我的咳嗽,都下意識拉了拉口罩的鼻樑,然後轉頭看車窗外漆黑的夜。 午飯,同事一邊聊著天一邊迅速吃完,只留幾個後來者和慢食者在細嚼慢嚥。看了看剩下的人沒有速戰速決的可能,起身端起餐盤走了。 我跳下車,重新走進風裡。公車門關上,捲起一陣颶風,似要把我吸回車裡去。我趕忙往前衝了幾步離開公車啟動造成的亂流,又閃身躲開了前方按喇叭嗶嗶作響急馳的電驢。 走路回家,綠燈一亮起,身邊的泡沫箱就衝了出去,在漆黑的柏油路面上翻滾出一條細碎白色泡沫顆粒血跡,然後倒斃在右轉的車輪下。
2 min read
A person walks alongside the West Lake, focusing on his phone.
Weekly Notes

#4: 焦慮、人潮、背單字

杭州的天氣就是這個鬼樣子啊,剛剛暖和了一個禮拜不到,然後氣溫又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The Base開張到現在,這一篇是連著的第三篇每週備忘錄。每週備忘錄的目的其實是鼓勵自己在這上面多一些寫作,連著三期都是備忘錄看上去就有些怠惰。好消息是我有一些東西等著發,還在寫和改的過程中,所以還是可以算有點效果。 工作上,剛搬來新辦公室。有一個我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為之、但是是很奇妙的設計:休息區的照明要比辦公區來的明亮,讓我有一種「快快做完工作去休息區躺躺」的莫名衝動。最近幾週來在公司做的東西拖了很久沒有發,很焦慮,其實也是因為找出很多小問題需要修復。其實越早修完這些小問題就能更早發出去,我的焦慮也會稍微減輕一些,但是現在的狀態多少有一些死鎖。不知道是不是我一個人的感受。 本週做了一些side project。這樣的安排其實比較難得,因為儘管我對做這些side project有很高的熱情,但是現在這份寫Swift的工作已經讓我有一些疲憊,回家之後依然在寫Swift,會有一種加班的感覺。Project E8,如果有人記得,在每週備忘錄 #1,就出現過。這個禮拜算是完成了技術驗證,先確定了這個App
4 min read
An empty bench and an empty chair next to each other on a square, at night.
Weekly Notes

#3: 夜空、朋友、生日

與喜歡的人一起,時間總是過得很快。 離開學校剛半年,已經開始忘記學生生活的規律,居然對朋友們的大學生活節奏感到陌生。之前對微信公眾號內容嗤之以鼻的我,自租屋打工開始,突然覺得有些公眾號文章親切了起來。 這週大概是因為天氣轉暖,出門的次數顯著增加了。似乎每一個出門的晚上都會抬頭望月亮和若有若無的星空。遺憾錯過了9年一遇的金木合位,還好透過Y的鏡頭看到了。 借著生日聚會的機會和校友卡,與出遊/返鄉歸來的朋友們見了一面,從吃飯聊天之中感受到兩種社交方式的巨大差別,現在的我與以前已經有了很多不一樣。 工作上,有一個月沒有對使用者發佈我的工作產出了,這讓我有一些焦慮。一方面是擔心這麼多次內部underlying changes可能有migration沒有照顧到的地方,另一方面是我還從未經歷過這麼長的發佈週期——在之前的專案中,一個月間至少會有我自己和幾個朋友真正用生產標準用自己開發的新東西,但這些新東西都沒有。爭取給這些產出發出去,聽一聽真正的使用者意見,希望不要差評如潮。 ChatGPT無法替代人和人之間的互動。那個時代還沒有到來,或者永遠也不會到來。AI沒有「學會」什麼。它收錄了一
2 min read
Sunlight shines on a bare tree, casting shadows on a concrete wall behind.
Weekly Notes

#2: 新專案、Over-engineering、陽光

工作 本週在修修補補了之前半個月做的東西之後,終於開始了新專案的開發。 雖然我依然不喜歡這個新專案,不過它讓我覺得上班沒有那麼糟糕。新專案我可以探索我沒有用過的技術、使用2022年的新API,而且面向的watchOS也是一個歷史包袱沒有那麼重、不是特別邊緣的平臺,SwiftUI開發體驗還是非常優秀的。這個專案還用到了Create ML和Core ML。感覺其他ML工具鏈的體驗似乎都沒有那麼的傻瓜化。 Side-project 本週把家裡的熱水器溫度顯示接入了HomeKit。本著不破壞租屋原有電器的智慧家電改造原則,我的做法是用Raspberry Pi上的相機定時拍攝熱水器顯示的溫度,然後做OCR透過Homebridge上報給家庭中樞: 是個非常over-engineering的解決方案。不過因為租屋的熱水器位置非常角落,我和Y多次探頭查看溫度都撞到牆。所以為了不要無意義地物理消耗腦細胞,不得已還是糊了一個。意外還挺穩的,可能會單獨出篇文章吧。 生活 可能是因為一整週都睡太晚,週末完全早起失敗,兩天都是中午才起床。 下午都出去走了,披著夕陽。之前大冷天不怎麼運動;現在
3 min read
「在互聯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隻狗」
Thoughts

「在互聯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隻狗」

我小學剛開始上網的時候,家長就這樣對我說。 在網路社交的世界裡,一切資訊都是可以選擇是否以真實情況提供的。網路聊天室甫一出現,每個參與者就不過是頂著自己給自己的別稱和他人對話。一切網路社交產生的資訊都是不可靠的。一切參與者資料,除了為了構築線下關係、為了構築網路本體之外,都是消遣性的,都是無從證實但也不重要、不必辨明的。 這種話題參與者資料的匱乏,實際上讓網路上的討論更集中於話題和資訊本身,讓觀點的形成、拋出和發散成為了常態。我享受這種感覺。在線下,加入一個對話是一門學問。什麼時候插話、插話時如何稱呼、如何應對每個其他參與者的言語神色,都讓我卻步,更不可能發表任何觀點。線上公共聊天室裡,突然插話則是常態。沒有上下打量的令人不適的目光,沒有週邊人的切切私語——好吧,也許有,但社交的障礙通常就來自於面對這些情形的恐懼,在網路世界裡這些注視或許存在,只是發言的我不會知道這一些而被綁住手腳。 作為長在網路的一代,我有時覺得我線下的交互習慣也深受線上交流的影響。對陌生的人,在打交道的時候我不會去試圖找到一個稱呼,有必要時只使用「你好」。從不仔細打量人,對路人的印象不會超過群裡閃過的一張大頭
4 min read
#1: The Base、竹昇麵、好天氣
Weekly Notes

#1: The Base、竹昇麵、好天氣

The Base 本週建了這個站。秉持著儘可能不折騰的原則用了Ghost,但是還是稍稍折騰了一點。 站的圖示放大頭貼怪怪的,於是做了個單獨的branding: 然後為了不讓圖片快速把VPS塞滿,用一個storage adapter把圖放到Cloudflare R2上去,結果發現S3 adapter們都沒人維護,於是自己基於其中一個做了個比較現代的TypeScript port,名字叫🐕💩⛰️(劃掉)GhoS3: GitHub - laosb/ghos3: A modernized AWS S3 storage adapter for Ghost.A modernized AWS S3 storage adapter for Ghost. Contribute to laosb/ghos3 development by creating an account on GitHub.GitHublaosb
5 min read
iOS 16.4 - macOS 13.3 開發者向更新快報
Tech

iOS 16.4 - macOS 13.3 開發者向更新快報

2023年2月17日凌晨Apple推送了iOS 16.4和macOS 13.3 Developer Beta[1],這裡主要快速講一下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Safari Web Extension、SwiftUI和Passkeys and Authentication Services的更新。 Safari Web Extension 三個更新: * declarativeNetRequest支援了modifyHeaders動作 * browser.storage.session支援 * 支援browser.scripting.registerContentScript等content script API。 這堆content script API終於有了,可以面向新版drop polyfill了。好不好用我不知道,晚點去試試。對於GreaseMonkey-compatible的user script插件來說挺重要的,polyfill因為實作上用很多hack,並不是特別靠譜,尤其是script執行時間點這一塊。 SwiftUI 照慣例修復了一堆行為bug,主要集中在
3 min read
訊息app角標裡,我的生活
Updates

訊息app角標裡,我的生活

Apple訊息app有一個存在已久的bug:在某種我不知道如何觸發的特定情形下,訊息app的角標上會有一些未讀訊息,但在app中卻沒有。搜尋一番嘗試了各種古怪的trick,除去更具破壞性的刪除全部訊息——會丟掉全部訊息,我不想嘗試,只有一種奏效:讓Siri把「未讀訊息」都讀一遍。 這個方法確實可行,但是Siri完整播報訊息後才會標記為已讀,而且每個號碼的訊息播報完成之後,Siri會詢問是否要回覆訊息,在收到否定答案之後才會繼續朗讀。所以,我不得不把手機放在那裡,聽Siri一點點唸完訊息,時不時回應它一下讓它繼續。還好,我角標上只有200多條未讀訊息,所以似乎可以忍受。 稍過一會我就注意到,這些訊息多數是被SMS過濾器過濾掉的簡訊,但這些簡訊連起來就是最近半年來我的生活,勾起或快樂或痛苦的回憶。以下是一些抄錄,涉及個人資訊的部分做了處理。 7月-9月 【xx区人社局提示】同学你好!xx区15家重点企业将于本周六上午9:00-12:00,在市人力资源大厦举行综合性招聘会(地址:xxx路xxx号)。欢迎各位同学们踊跃参加!具体岗位信息可查看网址:http://redacted.ex
5 min read
放東西的新空間
Updates

放東西的新空間

The Base就是我的新空間了。 相信幾乎每個搞過技術的人都有過折騰無數部落格和CMS程式,結果統共沒寫過幾篇文章的經歷。我不例外,從(寫下這段話時)半輩子前開始折騰,甚至包括自己寫程式去做,但遲遲沒有真的寫出什麼東西。 這幾年已經沒有了折騰這些的動力,所以也就荒在那裡,沒有再去做,真寫的時候就隨便放,主要是寫在Telegram channel,和Telegram旗下的Telegra.ph。 不過這一年,我們見到了Twitter這個體量平臺的快速腐化,過程中還剛好被封鎖了一次差點丟失所有資料。而我的Telegram channel也有了太多太多的東西,讓我覺得如果有一天它被刪除,會丟失許多重要的內容。因此,建立資料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平臺這件事,一下子就重要起來了。 我已經有開發自己的短狀態更新平臺的計劃,但我實在不想再折騰自己的長文平臺了,所以The Base是一個平平無奇的Ghost網站。我預計會在接下來幾個月裡分揀匯入我之前在各種平臺稍長的創作內容,不過多半會是一篇篇檢查匯入。在這裡我也會新開一個系列,叫做Boring Updates,每週一更,更新我這一週的流水帳。
2 min read